社科网首页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报刊投稿 |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查看详情

吴敬琏:苏联、东欧经济改革的历程

发布时间: 2020-05-06

   

   

  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吴敬琏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高级学术顾问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二、三、四、五届获奖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提要:苏联与东欧国家在改革上所走过的历程,为我们提供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是:任何真正的改革都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自由的企业制度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改革需要以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为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各项改革措施要配套进行和得到良好的实施。

   

   

  计划经济是一种优劣互见的体制。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强制手段来动员资源,并把资源配置到国家指定的用途上;它的致命弱点是,过高的信息成本和缺乏激励造成经济效率低下。在资源不太紧缺、有较大的粗放发展余地的经济发展初期,在面临战争威胁或在战时紧急状态下,或者在资源配置有旧章可循的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制度利用自己强有力的动员资源能力和经济活动参与者对个人物质福利要求较易满足的条件,往往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目标。不过,一旦条件变化,提高效率和追求生活质量成为主要的诉求,它的缺陷就会很快暴露出来。 

  苏联在战前和战后恢复时期的确保持了较之资本主义各国高得多的经济增长率。据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森(19142003)估计,19281955年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4.4%6.3%19291932年的“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年增长率达19.2%19331937年“二五”期间为17.8%19381940年“三五”期间为13.2%1950年,苏联社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17.2倍,其中工业产值增加了12倍,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加高达26倍,社会国民收入总额也增加了7.8倍。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的工业化和作好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物质准备有一定贡献,虽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物质代价和生命损失。

  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恢复时期已经结束,集中计划体制的缺陷日益显露。苏联、东欧国家增长率不断降低,效率下降,技术进步缓慢,同资本主义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各国先后提出了改革原有经济体制的问题。

   

  01  苏联改善经济的努力及其失败

   

  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领导人迫切希望使苏联经济有所进步。赫鲁晓夫(18941971)在取得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后,首先从1954年开始对极其落后的苏联农业进行改革,这一改革延续了许多年,但是并没有促成苏联农业的稳定增长。

  1957年,赫鲁晓夫发动了以向地方政府放权为特征的“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改革”(Sovnarkhoz Reform)。这次改革的目的是把国民经济的中央和部门行政管理改为地区行政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撤销了25个主管经济工作的联盟兼共和国部、113个主管经济工作的加盟共和国部,它们的职能改由新成立的105个经济行政区委员会行使;将本来隶属于联盟和加盟共和国的企业下放给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中央管辖的工业产值由45%降至6%;计划物资也由以中央平衡为基础改为以地区平衡为基础。这样做的结果,不但用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固有弊端没能克服,而且由于打乱了原有的经济联系格局,加剧了地方分割而使经济出现了混乱。赫鲁晓夫分权改革的失败促成了1964年苏联领导层的“宫廷政变”和赫鲁晓夫的下台。

  赫鲁晓夫之后,工业管理专家柯西金(19041980)担任苏联总理,先恢复了以“条条”(行业)为主线的集权管理体制,接着在1965年开始进行以放松计划控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在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189719811961年提出的、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核心的改革方案为蓝本的。柯西金改革取得了短时期的增产增收效果,但不久以后,由于激励效应衰减、财政状况恶化和打乱了计划经济秩序,不得不停止了这种向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

  在柯西金改革失败以后,苏联领导人不再试图改革苏联的经济体制,而是企图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作某些改良。当时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自从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苏联的经济增长率一直远远高于西方各主要国家。但是,为什么苏联经济却又落后于西方经济呢?经过研究,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出在“增长方式”上。这就是说,苏联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外延增长(extensive growth,或译粗放增长),也就是靠大量增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取得的。因此增长率虽高,却没有多少实惠。而且随着资源日渐紧缺,这种实惠很少的高速度也很难维持下去(表1.1)。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苏联经济学家提出应当实现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intensive growth,或译集约增长)的转变。苏共领导人接受了这种意见,把发展科学、增强研究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工作、加快技术引进和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确定为第九个五年计划(19711975)的重点,并要求在这个五年计划中实现“由粗放增长方式到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没有抓住要领,忽略了外延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这个最重要的事实,把问题的重点放在技术问题上,企图用行政命令和大量投资加快“技术进步”,在体制方面只作一些小的修改。这样,虽然往后几个五年计划都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直到苏联解体,苏联经济也没有达到主要靠提高效率来实现高速增长的要求。

   

  1.1  苏联经济的年均增长率    %

   

  资料来源:A. Hewett Ed.1988):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改革苏联经济》),The Brookings Institute, pp. 3759.

   

  2)计划工作的“科学化”

  苏联改善计划经济的另一项举措,是企图运用现代计算技术来提高计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改善计划管理。直到戈尔巴乔夫(1931~)于1985年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共领导人都坚持“计划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杠杆”,同时他们也允诺改进计划方法。应当说,苏联计划机关在运用现代计算技术方面的水平是不低的。它们早就不限于用实物平衡表来编制计划,而是广泛运用了各种数学模型。从1969年起,根据苏联计划委员会的决定,在计划工作中采用了包括原材料消耗定额、设计能力运用定额等在内的完备定额体系,加强了对企业各方面活动的定额管理。从1976年开始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又增加了对劳动消耗、工资、资金及其利用等定额的管理,还采用了苏联国家计委和各科研机构共同制定的社会生产经济效率计划指标体系。特别重要的是,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决定在已有的国家计算中心网和全国统一的自动化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自动化计划计算系统”。他们认为,依靠这一系统,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和通信手段编制计划和监督计划的执行,就能使计划趋于完善。这个由苏联国家计委领导的、由140多个科研机构和设计机构参加建立的信息系统,其第一期工程在1976年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也在1980年交付使用。至此,苏联计划编制程序从技术上说已经尽善尽美,但是由于计划经济制度本质性的缺陷,苏联经济的运行状况非但没有任何改进,反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入长达近20年的“停滞时期”。

  苏联经济的不良绩效,不仅表现为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效率的持续下降。根据苏联科学院院士阿甘别疆的计算,19611984年期间,苏联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除柯西金改革阶段获得稍有提高的较好成绩以外,一直是下降的(表1.2)。

   

  1.2  苏联生产率变化趋势    %

   

  资料来源:A. Hewett Ed.1988):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改革苏联经济》),The Brookings Institute,第74页。

   

  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上台后,采取的第一项重振经济和收拾人心的措施是,提出所谓旨在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加速战略”。可是回避改革、谋求加速的实际结果却是非但没有使经济加速,反倒使增长率下降到零。这种情况促使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提出“改革”,但对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及如何改,一直没有明确可行的方案。直到1989年中期以后,才明确了要向某种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此时苏联领导人对大局已经失去控制,领导层陷入政治斗争。此后,虽然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改革“计划”、“方案”和“纲领”,但经济体制基本上原封未动,而苏联经济则一步步滑入深渊,直到最后发生经济的剧烈波动和苏维埃政权的解体。

   

  02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

   

  1948年,由苏联以及东、西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组成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斯大林的指示下将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1949年又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在杀人犯和间谍掌握中》的决议,号召推翻南斯拉夫领导。在极端孤立的情况下,南斯拉夫领导人为了寻求群众支持,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首先打破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走上了独立发展“自治社会主义”的道路。

  南斯拉夫改革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扩大企业自主权。虽然提出了“企业自治”的口号,南斯拉夫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企业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治”。企业扩权调动了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增长加速,促使南斯拉夫领导人进一步推进改革。

  2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实行基于“自治企业制度”的市场经济。1961年,南斯拉夫先后取消了对工资、投资、外贸、价格的计划控制,企业在选择产品结构、决定供销、进行收入分配和投资等方面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南斯拉夫经济开始活跃起来。但是,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两项重要缺陷:第一,“社会所有制”的产权制度安排模糊不清。按照南斯拉夫共产联盟领导人、“自治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卡德尔(19101979)的说法,社会所有制是一种“非所有制”,“财产属于所有的人,又不属于任何人”。实际上,它是各企业在职职工的集团共有制。由于企业追求职工在职期间收入的最大化,造成了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沃德(19262002)著名的“伊里利亚模型”(Illyria Model)所指出的“短期行为症候群”,包括力求“少扣多分”、“举债投资”及追求投资的高技术构成等。第二,市场发育不良,秩序混乱。重要的制度缺陷加上缺乏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很快造成了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上升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并引起社会动荡。它使反改革的力量将这一切诿过于市场力量的扩大。

  3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8年:实行“契约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共产联盟领导人在70年代初开始采取排挤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经理人员和技术知识分子,即“专家治国主义者”(technocrates)的政策,强调加强“工人的决策权”。1974年,宪法提出了“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等概念。按照新宪法,各个商业组织之间及商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经济联系,由“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来协调。其中,“自治协议”是商业组织(“联合劳动组织”)之间就价格、供货条件、信贷和投资关系等订立的契约。它被用来代替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事实上,这种协议很难对定价各方有约束力。于是,南斯拉夫经济中出现了“既无计划、也无市场”的混乱状态。而“社会契约”则是企业和政府之间就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企业的财政义务等问题签订的契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各级政府广泛运用行政手段处理经济问题,它们几乎每天都要发布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命令来规范经济组织的行为。“契约社会主义”把市场力量和行政权力奇怪地结合起来。南斯拉夫经济学家巴伊特(1921~ )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封建式的经济管理”。这不但造成了经济的低效率和社会的不稳定,而且共和国和自治省权力的扩大,强化了行政性分权的倾向,割裂了国内市场,造成了一种被称为“多中心国家主义”的状况。到20世纪80年代,南斯拉夫终于陷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03  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

   

  在一位老资格的共产党领导人卡达尔(19121989)的领导下,匈牙利从196811日开始了建立“新经济机制”的改革。受到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把计划和市场的优点结合起来的思想的影响,匈牙利的“新经济体制”并没有取消计划体制,而只是用政府对企业的间接控制体系代替了直接干预,严整的计划体系缓慢地解体。“新经济机制”具有如下的特点:短期经济决策由企业按照盈利最大化的要求,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而有关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计划,有关消费品价格中的优惠补贴政策及有关公共服务原则的决策,则由中央计划机关作出。具体地说:

  1)最重要的建设项目由中央计划规定,并由国家投资完成,其他投资项目由中央和企业形成综合决策,共同分担投资;

  2)市场价格和固定价格并存,1987年以后市场价格才在商品市场的价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要素价格则始终没有放开,金融压制仍然存在;

  3)工资和奖金增长幅度与企业盈利挂钩;

  4)逐步放宽了对非国有小企业的限制,同时允许在有限的范围内成立小型私有企业,但大的私有企业仍然不允许建立;

  5)进口仍受许可证限制。

  匈牙利的上述改革没能克服原有的体制缺陷,也未能防止建立在这种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政治体制的崩溃,但它使匈牙利得以避免严重的社会震荡,并且为比较顺利地过渡到市场经济准备了某些条件。

   

  04  波兰走走停停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波兰完成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后,社会与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不断滋生和加剧。1956年,赫鲁晓夫的“解冻”之风吹进波兰。在那以后,农业合作社被解散,从此开始了走走停停的改革。但先后进行的四次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

  119571958年,进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的改革。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改革在1958年陷于停顿状态。

  2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与东欧各国的改革进入高潮,波兰国内经济矛盾加剧,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哥穆尔卡(19051982)部署了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同样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与组织准备,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经济和社会矛盾也没有得到缓解,最后导致了197012月群众与政府冲突的流血事件。

  31973年,发动以“高速发展战略”为先导的改革。这种服务于高速增长战略的改革,不但未能从根本上触动传统体制,反而使经济生活中的矛盾与日俱增。错误的发展战略导致波兰经济在短时间繁荣之后,愈发走上了不可收拾的普遍萎缩之路,最后酿成了1980年以“团结工会”为首的工人与政府的巨大冲突,使已经岌岌可危的波兰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

  4)波兰统一工人党和政府在1980年秋组建了经济改革委员会,着手进行第四次改革的准备工作,但这次改革也未能绕过改革的许多险滩暗礁,未能挽回颓势。

   

  05  捷克斯洛伐克半途夭折的布拉格之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发达,已经步入欧洲仅次于英国和法国的发达国家行列。但在苏联式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在恢复时期有过几年较高的增长。

  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经济陷入了危机,工人中出现强烈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捷共领导人任命改革派经济学家锡克担任副总理,主持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施。196711日正式开始进行较之匈牙利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改革,随后,群众掀起了以民主化为基调的运动来支持改革,这就是著名的1968年“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使苏联领导集团感到恐慌。他们终于诉诸武力,于1968820日派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逮捕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迫签订了全盘否定改革的《莫斯科条约》,全盘恢复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以后,捷克斯洛伐克虽然也进行过一些小的改革,但直到1989年政治体制崩溃,始终没有重大突破,也未能挽回经济和政治的颓局。

   

  06  小结

   

  苏联与东欧国家在改革上所走过的历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经验教训:(1)经济体系的低效率来自计划经济体制的固有制度缺陷,不对旧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就不可能改变这种状态。(2)任何真正的改革都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建立自由的企业制度和竞争性的市场体系是改革成功的关键。(3)改革需要以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为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各项改革措施要配套进行和得到良好的实施。(4)经济改革必须在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政治环境中进行,并得到群众的支持。

 

 

   

  

 

  文章来源:《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1

  

首页 | 基金会简介 | 评奖活动 | 合作交流 | 孙冶方先生风范 | 著作库 | 公益活动 | 联系我们
任何阅读本网站资讯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网站资讯的人、机构、组织均应事先阅读本网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并视为无条件接受本网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8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